研究动态
RS:李建军研究员团队在黄河流域植被碳汇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因素方面取得新进展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环境脆弱,是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极为敏感的地区。近几十年来,流域气候变化显著,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发生了明显改变。但流域生态系统植被碳汇功能的年际变异及其驱动机制还缺乏系统了解,解决该问题可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碳中和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

NSR:黄宇研究员团队在全天候太阳光驱CO2资源化利用取得新突破

发展CO2资源化利用技术可为我国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重要机遇。黄宇研究员带领的空气净化新技术团队( AirPNT )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利用钨基纳米材料的变价电荷存储机制,设计Pt-WO3新型催化剂,通过模拟光和作用,解耦太阳光能吸收与CO2催化转化过程,实现全天候太阳光驱CO2转化。

ES&T:黄宇研究员团队构筑高效催化材料加速含碳大气组分转化

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转化是含碳大气组分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环节,其转化产物对大气、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研发高效可行的催化材料与技术,改变VOCs化学转化路径,影响其地球化学行为,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丰富含碳大气组分的资源化利用路径。

JGR:A 李国辉研究员团队定量分析污染物输送对东南沿海空气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基于春秋季节天气形势的分析与模式模拟手段,定量评估了春秋季来自华北平原和长三角的污染物区域输送对东南沿海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2013年-2018年的长期观测数据分析发现华北平原和长三角的PM2.5与O3浓度与东南沿海地区呈线性关系。我国东南沿海的春秋季大尺度的天气形势也有助于污染物由北向南进行输送。因此,研究选取了2017年4月21-30日和2017年9月12-21日,分别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春秋季的两段污染时期进行模拟,定量华北和长三角的污染物跨界输送对东南沿海地区空气质...

STE:李国辉研究员团队揭示北京地区重霾期间空气较为湿润的原因

本研究基于观测与模式从水汽输送、人为排放以及大气与污染物的相互作用的角度定量分析了北京地区重霾期间水汽的来源。北京地区的观测数据表明在北京地区发生重污染过程时,随着污染的加重,水汽含量逐渐上升。观测到的温度和风速随着污染加重,呈现降低的趋势。北京城市站点的同位素观测和分析数据表明化石燃烧源排放对水汽的平均贡献在11±6.2%,并随着近地面PM2.5质量浓度增加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