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5-27日,“第九届全国大气细及超细粒子技术研讨会暨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在江苏盐城隆重召开并圆满闭幕。本次会议由中国颗粒学会气溶胶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江苏省盐城环保科技城承办,会议主题为“大气细粒子污染控制新技术”。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所曹军骥研究员和台湾中山大学袁中新教授任共同主席。本次会议有来自国内、台湾、香港、美国等150余名人员踊跃参加。会议受到了江苏省盐城环保科技城的大力支持,盐城环保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阳平坚等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安排了3个会前专题培训深受与会者的欢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汝锦研究员、黄宇研究员及香港中文大学何建辉助理教授担任培训教师,针对大气污染源解析和测量技术,环境大气NOx及VOCs纳米催化控制技术,PM2.5及其健康效应等进行专题授课。
会议邀请到多名国内外气溶胶研究著名学者出席本次会议并应邀做报告,包括:8个大会报告、36个分会报告,17个poster报告,并有8家展商参与了仪器展览。
国际著名大气颗粒物专家、美国沙漠研究所Judith C. Chow教授做了题为“Source, concentration, and Health Effects of Ultrafine Particles”的大会报告,国际著名大气颗粒物专家、美国沙漠所John G. Watson教授做了“Micro-sensor and Smart phone Uses for Air Quality Management”的大会报告,复旦大学陈建民教授做了“大气细颗粒物形成的多相反应机理”的邀请报告,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机械研究所刘建国教授做了“大气颗粒物自动检测技术应用”的邀请报告,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绿能所杜敬民教授做了“PM2.5事件日源解析”的邀请报告,北京大学黄薇教授做了“我国大气污染的健康危害及风险管理进程”的邀请报告,南京大学王体健教授做了“大气颗粒物的模拟预测和来源解析方法及应用”的邀请报告,台湾中山大学袁中新教授做了“Clustered Transportation Routes and Potential Sources of PM2.5 and Their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round the Taiwan Strait”的邀请报告。闭幕式上分别颁发最佳学生口头报告奖和Poster奖。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是大气细及超细粒子领域最新成果的一次总结交流,弥补了细粒子污染控制方面的薄弱环节,不仅提升了海峡两岸学者气溶胶研究的水平,更拉近了与国际先进大气细及超细粒子领域科学研究的距离,成为我国大气细及超细粒子技术领域里的一次盛会。
培训现场
会议现场
颁奖仪式
集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