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UMN-CAS双边论坛及第48届过滤研究中心会议在美国双城Minneapolis-St.Paul举行

时间:2015-10-22  来源: 打印

在中国科学院与明尼苏达大学签订的合作协议备忘录框架下,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和明尼苏达大学共同组织,第二届UMN-CAS双边论坛于2015107-8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双城Minneapolis-St.Paul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在世界著名企业3M公司创新中心举办,主题为“PM2.5 Science, Health Effects, and Control Technology”, 瞄准大气颗粒物监测与控制技术、传输与转化机制、颗粒物健康效应及源解析等热点和关键问题进行了交流,探索和开发适合我国的颗粒物污染控制技术。参与论坛约120余人,包括科学院内研究所、国内相关大学约30余人,明尼苏达大学机械、工程、卫生、护理等学院约30余人3M公司、唐纳森公司、巴斯夫(BASF)公司、TSI和波音公司等国际著名企业代表约60余人。陕西省环保产业集团、盐城环保科技城等派代表参加考察学习。白春礼院长发来贺信并鼓励国内外与会者为我国PM2.5污染控制做出努力。3M公司研发部执行总裁John Banovetz博士在开幕仪式上对参会者致以了热烈的欢迎,简要介绍了3M公司以便让大家充分了解3M的鼓励创新精神和创新技术应用的文化。论坛共同主席明尼苏达大学David Pui教授和地球环境研究所曹军骥研究员对参会者表示了欢迎,介绍双边论坛的主旨和第一期论坛促成的研究和合作进展。

中国盐城环保科技城张利华书记应邀做了题为“Status and actual demand of 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报告,对我国环境保护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解读,介绍了盐城环保科技城建设历程。Pui教授和曹军骥研究员对中国空气污染研究和控制以及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综合系统(SALSCS)作了专题报告。本次论坛分为三个讨论组,学术报告31个,分别为PM2.5的健康效应、科学与经济分析和控制技术。三个小组在论坛的第二天下午开展了热烈的小组讨论,交流了中美颗粒物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颗粒物污染的关键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探讨了政府、科学家、企业各自在PM2.5控制中的作用;如何互通有无,进行更有效的合作,加强数据仪器共享;如何真正弄清颗粒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增强中美青年科技工作者及学生交换与培养等。与上一届相比,这次各小组有了更多的合作计划,健康组有意联合开展生物标志物的工作,科学组联合申请项目等。第一届双边论坛2014527-28日在西安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举行,第三届UMN-CAS双边论坛计划将于2016年夏季在中国盐城举办。

明尼苏达州Mark Dayton州长特别在会前一天接见了与会的中国代表并合影。他表示陕西省与明尼苏达州成为友好省州已有逾三十余年的历史,很高兴UMN-CAS双边论坛能在双城举办,这对促进两省和两国人民的交流和友谊有着重要的作用。中方代表与Dayton州长进行了友好的交谈,现场气氛活跃,纷纷合影留念。主办方还精心组织了过滤研究中心企业3M、唐纳森和MSP参观考察。

双边论坛后随即举办了第48届过滤研究中心会议,美国环保署资深科学家William Wilson和地球环境所曹军骥研究员应邀做了特邀报告,分别专题报告了美国和中国的PM2.5标准制定、研究历史与控制技术。明尼苏达大学过滤研究中心有17家企业会员,每年创造约200亿销售收入,囊括了过滤行业国际顶尖企业。 

 

第二届UMN-CAS双边论坛与会代表合影

http://www.ieecas.cn/xwdt/zhxw/201510/W020151014394878130254.jpg  

明尼苏达州Dayton州长与中国参会代表合影留念  

双边论坛在3M创新中心举办 

参会代表考察过滤研究中心会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