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召开

时间:2015-04-08  来源: 打印

    中国科学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于201544日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报告厅举行。 

 

  4月4日上午,中科院地球环境所副所长刘晓东研究员主持会议,讲述了实验室的建立过程及发展情况,对各位委员会成员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首先,重点实验室主任曹军骥研究员代表实验室做工作报告,介绍了气溶胶的工作背景与意义;实验室总体定位;实验室中长期发展目标及研究方向等。同时,对2014年的工作进行了简要总结,向各位委员会成员展示工作成果、成立以来的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各类仪器与设备平台。随后,实验室五位学术带头人代表进行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李建军副研究员讲述了关中地区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贡献及影响;黄宇研究员向大家介绍了“纳米光催化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吴枫副研究员针对沙漠大气中的NO3-HNO3进行了汇报;韩永明研究员为大家讲述了焦炭与烟炱——碳气溶胶与火事件历史研究的桥梁;李国辉研究员汇报了基于WRF-CHEM模式的大气污染模拟的相关工作。重点实验室的快速发展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各位委员的高度赞扬,同时,委员们也对各个研究方向、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意见及建议。 

  4月4日下午,曹军骥副所长代表研究所向各位委员会成员颁发了中科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聘书。针对上午的重点实验室汇报情况,全体学术委员会成员进行了2小时的热烈讨论,对实验室的发展规划与方向、研究及管理工作提出了丰富的建议和意见。最后,曹军骥研究员从人员管理、研究方向、技术应用等几个方面对委员会成员的建议进行总结,会议圆满结束。 

  参加本届会议的学术委员会成员有: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安芷生院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David Pui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曹军骥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周卫健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李顺诚教授、北京大学胡敏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顾兆林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张仁健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白志鹏研究员、长安大学王文科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王格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韩永明研究员。此外,学术委员会还邀请到了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地球科学处处长张鸿翔出席会议。 

     中科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的成功召开,为实验室未来的工作指明了发展道路与研究方向,促进了各个研究机构的深入交流。各位专家的指导为重点实验室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与建议,也为推动建设更优秀、更专业性、更有发展前景的重点实验室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