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项目名称 |
来源 |
1 |
黑碳、焦碳、烟炱历史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
973项目二级专题 |
2 |
我国PM2.5主要排放源谱的编研 |
国家科技部基础性研究专项 |
3 |
青海湖流域生态和环境治理技术集成与试验示范 |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 |
4 |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应用系统 |
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 |
5 |
遗址博物馆预防性保护关键技术与古代建筑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 |
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 |
6 |
高亚洲地区吸光性气溶胶的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环境影响 |
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 |
7 |
黑碳地球化学研究 |
国家基金委杰青 |
8 |
二次碳气溶胶的形成、影响因素及其环境意义 |
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 |
9 |
高山有机气溶胶组成、来源和形成机制 |
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 |
10 |
塔克拉玛干沙漠粉尘的源谱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 |
11 |
汉阳陵地下博物馆室内空气质量及其对文物的影响 |
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 |
12 |
沉积物焦碳与烟炱在古气候研究中的不同指示意义 |
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 |
13 |
我国西部黑碳和沙尘气溶胶的分布、来源与输送特征 |
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 |
14 |
黄土高原第四纪焦炭、烟炱、自然火与气候环境变化 |
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 |
15 |
北太平洋地区冬季气溶胶和云的相互作用 |
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 |
16 |
我国西部典型农村区域大气纳米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暴露评价 |
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 |
17 |
秦俑博物馆室内大气环境因子与文物病害的理化关联 |
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 |
18 |
考虑云滴谱离散度的云水自动转化过程参数化及其在数值模式中的应用 |
国家基金委青年基金 |
19 |
PM2.5 中砷的形态特征、转化机制及其可能的健康效应 |
国家基金委青年基金 |
20 |
“国家人才计划”专项 |
“国家人才计划”项目 |
21 |
典型黑碳气溶胶源排放特征及控制对策研究 |
环保部环保公益行业科研专项 |
22 |
大气有机气溶胶化学 |
中科院“人才计划”项目 |
23 |
雾霾机制研究及气溶胶和云的相互作用 |
中科院“人才计划”项目 |
24 |
气溶胶变化历史重建及历史数据库的建立 |
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 |
25 |
典型城市区域气溶胶组分和浓度的时空分布观测研究 |
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 |
26 |
碳气溶胶燃烧因子与源谱分析 |
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 |
27 |
我国西部城市大气PM2.5变化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
中科院创新方向项目 |
28 |
我国典型地区大气有机气溶胶及其氧化性产物组成、来源及形成机制 |
中科院创新方向项目 |
29 |
二次碳气溶胶形成的观测与模拟研究 |
中科院创新方向项目 |
30 |
沉积物记录的中国区域最近200年大气烟炱历史及其对全球和中国区域增温的贡献 |
院方向项目(青年人才) |
31 |
大气气溶胶对城市视觉空气质量影响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以西安为例 |
中科院“西部之光”联合学者项目 |
32 |
过去5000年来博斯腾湖焦炭与烟炱的古气候意义 |
中科院“西部之光”一般项目 |
33 |
我国北方现代粉尘的源谱特征 |
中科院西部之光“西部博士资助项目” |
34 |
岱海沉积物记录的全新世大气黑碳沉降历史及其与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
院优秀博士论文科研启动专项资金 |
35 |
关中大气环境治理专项 |
陕西省环保厅重点项目 |
36 |
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室内大气污染特征联合研究项目 |
国际合作项目 |
37 |
西安市大气环境主要污染因子解析既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
地方项目 |
38 |
WRF-Chem模式北京本地化及其应用研究 |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