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军骥研究员:治理雾霾的根本在于严格减少污染物排放

时间:2023-11-16  来源: 打印
   近年来,雾霾越来越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尤其是今年12月初那场席卷全国25个省、100多个大中城市的大范围雾霾,让人突然意识到雾霾再也不只是北京的“专利”。灰蒙蒙的天空,PM2.5的爆表,防霾口罩的走俏,空气净化机的热销,都不禁让人谈霾色变。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雾霾问题突然引人关注?面对雾霾来袭,我们自身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效防护?而又该如何来从根本上治理?为此,光明网记者采访到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曹军骥,请他就相关问题做了解答。  

雾霾被高度关注是因为人们对生存环境和健康的要求提高了   

  雾霾现在覆盖范围比较广,程度也比较严重,几乎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那雾霾是不是个新现象呢?人们为什么会突然予以高度关注度呢?我觉得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这个问题。首先,雾霾绝对不是新近才出现的,以前也有,只不过没有得到像现在这样的关注。过去因为空气质量监测和霾标准等方面的问题,很多时候遇到了霾,却把它归为雾,没有当做霾来看待。气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也报成雾,认为是自然天气现象,所以大家对雾霾没有太多的关注。其次,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排放增加等多种原因,雾霾就像酷热、严寒这类极端天气一样,它的强度确实在增强,污染的确比以前严重了,这点大家都深有体会。第三,随着人民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存环境和健康的要求自然就高了。再加上科学的监测和及时的报道,大家对包括空气污染在内的污染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所以一看见雾霾就觉得空气污染很严重。  

雾霾天气会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雾霾来袭,待在室内尽量避免外出可以减少细颗粒物的吸入,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安全。因为空气是流体,流动的,室内空气质量受到室外空气质量的影响。通常来讲,室内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是室外污染物浓度的60%到70%左右,相对于室外稍微低一点,暴露在低浓度中会相对安全一点。但室内空气质量还会受到人的活动等影响,当室内空气受人员较多、烹饪油烟排放、抽烟气体排放、或者新装修家具等这些室内源主导影响时,则需要通风,促进室内污染物的扩散。所以不可一概而论,待在室内也不是绝对的安全。  

空气净化机可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尚待统一行业标准   

  因为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很多人都会想办法来尽量提高生活空间的空气质量,所以现在各种空气净化机或者净化器非常走俏。可以说目前市面上热卖的空气净化机对减少室内污染物是有一定贡献的,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但不一定如广告商大肆宣传的那样神奇,能解决所有问题的。空气净化机的工作原理有很多,但最常用的就是过滤,再者就是添加活性炭。过滤就是用一种高效的滤网过滤掉空气中的杂质,使空气更清洁;而添加活性炭则是消除空气中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危害。一般市面70%左右的机器都应用的都是滤网过滤。但到底什么样的机器才是好的,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 

从世界经验来看,人工降雨等消霾手段不可行 

  现在网上像人工降雨等一些消霾手段炒得很热,但这种依靠人工打液氮、二氧化碳来消减空气污染物的办法都是不可行的。举个例子,美国20世纪 40-50年代光化学污染最严重的时候,他们的空气治理部门专门开设了一个像信箱一样的装置,让全世界的人们都来给他们出主意以解决光化学污染问题,先后收到了近10万条建议。收集到的主意还真的是什么都有:有的说架设特别大的太阳能反光镜,把雾霾照开;有的说用轰炸机去炸;有的建议用巨大的烟囱把污染物排放到地温层以上等等。后来一位非常有名的气象学家在《Science》写了一篇文章说,所有这些人工办法都不可行,他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指出,这种针对污染治理的“抽排”办法只会像抽干海水那样,是不可能实现的。

也有人建议利用“西电东输”来缓解、减轻中东部污染压力。对此我认为,形成雾霾的原因有很多,能源结构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毕竟不是全部。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雾霾问题,像西安这种西部城市,雾霾问题本身也很严重。所以这种办法是否可行,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 

  现在雾霾问题确实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众所周知,我国经济总量已经发展到世界第二,而如此严重的污染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间显得极不协调,雾霾治理刻不容缓。但是面对这么重的雾霾问题到底该怎么做?其实雾霾治理没有捷径,根本做法还在在减排,必须大力地、长期地坚持减少污染物排放,从根本上治理,只有这么做才能治好。纵观世界,像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也是经过一个从污染到治理的过程,如伦敦的烟雾事件,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等等。英国的国土面积是很小的,不像我们这么大,治理起来相对容易。但即便这样,也是花了很大力气。而美国跟我们更类似一点,它的工业化进程大部分在20世纪初,从大萧条时期开始污染就非常严重。以洛杉矶为例,从1943年正式开始有严格意义上的光化学污染问题,直到今天,60多年过去了,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臭氧超标和光化学污染。所以说,治理大气污染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过程。对于我国来讲,情况同样如此。经济要发展,环境也要改善。改善雾霾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要非常严格的减排,减少污染物排放。

  我觉得国外治理空气污染有很多优秀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首先就是要建立一套非常严格、完善的法律体系,不仅要全面,更要细致。不仅做到有法可依,更要做到有法必依,扎扎实实地落实;其次,要制定合理的空气质量审查标准;最后,要做到对重点城市和重点污染源有针对性地治理,科学治理雾霾。还是拿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来举例,刚开始的时候,人们一直认为是燃煤污染所导致的问题,因为当时硫排放很高。但是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Haagen-Smit教授(美国空气污染之父)研究指出,并不是工业排放的问题,而主要由机动车排放所导致。从那时候开始,针对机动车排放治理,经历了几十年才制定了类似于欧I、欧II、欧III、欧IV等逐步严格的标准,这样才使空气污染问题得到持续改善。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只有针对重点城市和主要污染源治理才能有效改善空气污染状况。所以针对雾霾治理,我的个人建议就是长期坚持不懈地做好减排,天上的污染只能靠地上扎扎实实的减排工作进行治理,没有别的捷径可走。

  

  (光明网实习记者 岳静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