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科学院-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边研讨会在江苏盐城市成功举办

时间:2016-08-10  来源: 打印

在中国科学院与明尼苏达大学签订的合作协议备忘录框架下,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共同组织的第三届中国科学院-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边研讨会2016728-30日在江苏盐城市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在盐城市亭湖区迎宾馆举办,主题为“PM2.5 Science, Health Effects, and Control Technologies”, 瞄准大气颗粒物监测与控制技术、传输与转化机制、颗粒物健康效应及源解析等热点和关键问题进行了交流,探索和开发适合我国的颗粒物污染控制技术。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裴有康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曹军骥教授任共同主席。会议交流语言为英语。参与论坛约150余人,包括美国工程院院士、明尼苏达大学教授裴有康,中科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陶文铨,明尼苏达大学教授近10人,过滤研究中心会员企业3M公司、唐纳森公司、巴斯夫(BASF)公司、TSI和波音公司等国际著名公司,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陕西省环保厅等单位代表、以及盐城当地企业代表与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教授、青年科学家和研究生等参加会议。会议得到盐城市环保科技城的大力支持,盐城市亭湖区委常委、盐城环保科技城党工委书记张利华,盐城环保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阳平坚等莅临会议。

裴有康教授在开幕式上对参会者致以热烈的欢迎,详细介绍了本次双边会的主旨和合作进展。张利华书记作了热情的洋溢致辞,他表示与优秀的科研机构及科学家合作,一直是环科城园区发展最重要的动力,诚挚邀请到会的各位科学家合作,共同开拓环保事业。

裴有康院士和曹军骥研究员分别做了“Filtration Solution to Mitigate PM2.5 Urban Pollution”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综合系统(SALSCS的专题报告。本次论坛分三个讨论组,有PM2.5的健康效应、科学和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学术报告27个。三个小组在会议第二天下午展开了热烈的小组讨论,交流了中美颗粒物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颗粒物污染的关键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探讨了政府、科学家、企业各自在PM2.5控制中的作用;如何互通有无,进行更有效的合作,加强数据仪器共享;如何真正弄清颗粒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增强中美青年科技工作者及学生交换与培养等。与前两届相比,此次双边会将有更多的合作计划和合作成果等,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科学院与明尼苏达大学合作的深入发展。

 

 

 

David Pui教授致欢迎词

 

盐城市亭湖区委常委、盐城环保科技城党工委书记张利华致辞

 

 

 

会议现场

 

集体合影

 

 

 

3M公司代表发言

 

A O Smith 公司代表发言